
7月12日上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暨归侨侨眷联合会成立大会在绵阳校区多功能厅隆重召开。绵阳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陈福林,绵阳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体局党组成员周时光及市县侨联、市教体局和在绵兄弟高校领导,学校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刘良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左冬梅,党委委员、副校长罗建光等相关领导和学校归侨侨眷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立新主持。
会上,绵阳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体局党组成员周时光对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归侨侨眷联合会成立表示祝贺,希望学校归侨侨眷联合会积极发挥应有作用,全体归侨侨眷要将所学知识与祖国建设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将事业追求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归侨侨眷的积极作用,不断开创学校侨务工作良好局面,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献智献力,贡献力量!
绵阳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陈福林在讲话中表示,侨联是联系广大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侨联的成立必将为学校发展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希望学校侨联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团结引领广大归侨侨眷听党话、跟党走。要切实把学校归侨侨眷的思想统一起来,团结引领他们心怀爱国情、笃定报国志、付诸强国行。二要服务大局谋发展,在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深度参与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彰显作为。要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发掘好、运用好归侨侨眷联合会这个资源宝库,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学校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三要为侨服务聚合力,切实增强归侨侨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更好地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为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提供更加有针对性地服务,在倾听侨声、解决侨忧上持续用力,让他们安心工作、聚力创新、实现价值、成就梦想。四要加强建设强根基,夯实做好侨联各项工作的基础。要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新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将侨联打造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集体。希望全校归侨侨眷以本次大会为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归侨侨眷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校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刘良慧代表校党委对学校侨联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学习榜样,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希望所有归侨侨眷能做到回国服务、投身革命、潜心科研、教书育人、建设祖国、事业至上、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二是加强学习,提高干事创业的政治站位。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侨联和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每名教师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应有的格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时间和才学奉献在立德树人的岗位上,争做“四有”好老师。三是广泛联谊,发挥联通中外的纽带作用。找准安顿自己灵魂的能量场和意义人生的打卡地,把一览众山的眼光境界置放在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中;把火热的人生理想聚焦在川文艺追求百年名校的事业中;把满满的教育情怀“溶化”在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中;把海纳百川的人脉资源引入川文艺加速发展的品牌建设中。四是汇智聚力,侨联全体会员一起成长发展。把学校侨联建设成为归侨侨眷可信赖的温馨之家、团结之家、信赖之家、学习之家、奋斗之家、光荣之家,在个体提高、团队建设、教书育人、攻坚克难中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五是坚毅前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贡献者。与伟大时代同行,与仁人志士为伍,把我们每一个人自我优化组合的人格基因,仁义礼智信的文明细胞,学富五车的科技知识与文化艺术元素,自信人生会当击水的勃勃生机,置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洪流之中,努力成为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局内人,努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摆渡人、努力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人、努力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人、努力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教育人,在促进中外优秀文明对话和国际合作交流中有所作为,为促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赋值赋能。凝心聚力,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指示精神和四川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会选举产生了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及领导班子,赵婷婷当选为主席,钟欣纯、刘智宇、乜伟为副主席,慕举为秘书长,亓怀亮、敬娟、张新、贠飞为副秘书长。
(文/党委统战部 图/马丰、徐煜焜 编辑/徐煜焜 审核/党委宣传部)